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 [2] 。』遂命覆醢。 子路:孔子的弟子,因卫国动乱而遭杀害。按规矩,老师哭学生应于寝门外,而弟子哭师则于中庭。 醢(hǎi)之:醢,肉酱。此处作动词用,意思是子路被剁成肉酱。(子路死了)孔子在庭中为子路痛哭。有人来吊唁,孔子行拜谢之礼。哭罢,孔子叫报丧的人进来,询问子路死时的情况。报丧的人说:“(子路)已经被砍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 [2] 。』遂命覆醢。
子路:孔子的弟子,因卫国动乱而遭杀害。按规矩,老师哭学生应于寝门外,而弟子哭师则于中庭。
醢(hǎi)之:醢,肉酱。此处作动词用,意思是子路被剁成肉酱。(子路死了)孔子在庭中为子路痛哭。有人来吊唁,孔子行拜谢之礼。哭罢,孔子叫报丧的人进来,询问子路死时的情况。报丧的人说:“(子路)已经被砍成肉酱了。”孔子随即命人把家里的肉酱倒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 [] ,凡附于身者 [2] ,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 [3] ,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殡:人死后,将尸体装棺而不下葬。
凡附于身者:入殓时所用的衣衾。
凡附于棺者:指随葬的明器。子思说:“人死后,三天就要入殓停柩在堂,凡是入殓时所用的衣衾,一定要尽心合礼地预备,不要有任何遗憾。停柩三个月而入土为安,凡是随棺入土的陪葬品,一定要尽心合礼地预备,不要有任何遗憾。为父母服丧以三年为极限,孝子除丧后不会忘记去世的父母。所以君子一生都会怀念去世的父母,而不会过度思念去世的双亲以致身体受损。故此每逢父母的忌日,才会停止一切娱乐。”
赏析与点评
延伸阅读:
- 再往南九十里有座柴桑山山上盛产白银山下盛产碧玉山上有很多柔软[图]
- 谕纪泽(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评点持身可学王陶而不可学嵇阮致[图]
- 孔子读到这段记载说“古时候有这样的话克制自己的欲望回到礼议上[图]
- 至于像张口呼吸排出污浊的气体吸进新鲜的空气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图]
- 弱指弱民政策即重赏罚善指善政仁政贫治即以贫治使百姓富而不淫重[图]
- 我们知道万物都顺应着客观的自然规律生长、发展客观的自然规律也[图]
- 鸡肉一斤甜酒一斤盐三钱冰糖四钱蘑菇用新鲜不霉者文火煨两枝线香[图]
- 西汉初协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萧何为相惠帝二年(前 年)萧[图]
- 蔡灵侯的事还是小的哩大王您的事也是这样您身边左有州侯右有夏侯[图]
- 差(chài)病愈中恶中医病名因冒犯不正之气所引起俗称中邪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