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三首(选一首),吴均具区穷地险嵇山万里余奈何梁隐士一
山中杂诗三首(选一首) 吴均
具区穷地险,嵇山万里余。
奈何梁隐士,一去无还书。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19年),字叔庠,南朝吴兴鄣郭(今浙江安吉)人。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7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其诗文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诗体清拔,时人仿效而作,称为“吴均体”。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具区:即太湖。穷地:僻远之地。嵇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宿县西南,相传三国魏嵇康居此。
奈何:为什么。梁隐士:姓梁的隐士。
此诗原有三首,实际上是一组游仙诗,前二首想象梁隐士居住环境的宁静、清幽及隐居生活的情景。此为第三首,抒发对梁隐士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是说与梁隐士相距遥远,且道路艰险,暗示思念之情。后两句则是以盼望其书信来直接表达思念之情。情感的表达由隐至显,由弱至强。
折杨柳枝四首(选一首) 梁乐府辞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折杨柳枝:即“折杨柳枝歌”,或作“折杨柳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折杨柳》古曲传说由汉代李延年改编张骞从西域带入的《德摩诃兜勒曲》而成,为武乐,已亡佚。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多言征人劳顿之苦。现存南北朝《折杨柳歌辞》五首、《折杨柳枝歌》四首等,不论是写爱情还是写北地的生活,皆情感豪放率真,风格质朴刚健。
捉鞭:手握马鞭。反:反而。拗:折。
行客儿:出征的人,出游的人。
此诗为北朝民歌,原诗有四首,此为第一首。全诗通过折柳和吹笛两个动作的描写表达征人与家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上马就应该挥鞭策马,征人手不握鞭,自然是不想上路,他反而转身去折一枝柳送给送行的家人。折杨柳是古代风俗,“柳”与“留”谐音,折柳相送意味着留恋不舍。征人本已勉强上马,却依依难舍,无法成行,索性再下马吹起横笛,以宣泄其离别的哀思。折柳相送之际,本已惆怅不已,笛声响起,更是愁绪萦怀。
- 再往南九十里有座柴桑山山上盛产白银山下盛产碧玉山上有很多柔软[图]
- 谕纪泽(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评点持身可学王陶而不可学嵇阮致[图]
- 孔子读到这段记载说“古时候有这样的话克制自己的欲望回到礼议上[图]
- 至于像张口呼吸排出污浊的气体吸进新鲜的空气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图]
- 弱指弱民政策即重赏罚善指善政仁政贫治即以贫治使百姓富而不淫重[图]
- 我们知道万物都顺应着客观的自然规律生长、发展客观的自然规律也[图]
- 鸡肉一斤甜酒一斤盐三钱冰糖四钱蘑菇用新鲜不霉者文火煨两枝线香[图]
- 西汉初协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萧何为相惠帝二年(前 年)萧[图]
- 蔡灵侯的事还是小的哩大王您的事也是这样您身边左有州侯右有夏侯[图]
- 差(chài)病愈中恶中医病名因冒犯不正之气所引起俗称中邪夏[图]